Python增强赋值和共享引用注意事项小结
概述
Python中的增强赋值是从C语言中借鉴出来的,所以这些格式的用法大多和C一致,本身就是对表达式的简写,即二元表达式和赋值语句的结合,比如a+=b和a=a+b就是一致的,比如还有以下的增强赋值语句。
- | - | - | - |
---|---|---|---|
a+=b | a&=b | a-=b | a|=b |
a*=b | a^=b | a/=b | a>>=b |
a%=b | a<<=b | a**=b | a//=b |
即增强赋值语句适用于任何支持隐式二元表达式的类型,比如“+”的多态:数字的相加和字符串的合并
数字加减
a=1 a=a+1 print(str(a)) a+=1 print(str(a))
示例结果:
2
3
字符串合并
S='I' S=S+'like' print(S) S+='Python.' print(S)
示例结果:
Ilike
IlikePython.
优点
- 简洁
- 减少一次a的执行,执行速度更快
- 针对可变对象,增强赋值会自动选择执行原处的修改运算,而不是速度更慢的复制。这就引申出我们在可变对象中可能涉及的共享引用问题。
共享引用
当我们想要扩展列表时,比如将一组元素添加到末尾,我们会怎么做?
L=[1,2,3] #传统“+”法 L=L+[4,5] print(L) #利用列表方法extend L.extend([6,7]) print(L)
示例结果
[1,2,3,4,5]
[1,2,3,4,5,6,7]
示例中第一中“+”法,即采用合并的方法,需要新创建一个对象把左侧的L复制到新列表中,然后再[4,5]复制到新列表中。而第二种extend则是直接在内存空间列表L末尾L加上[4,5],即速度会更快,增强赋值则是自动采用的第二种即L.extend([6,7])和L+=[6,7]是等价的,也是最优的选择。这种合并方式虽然快,但对于可变对象的共享引用则会变的棘手些。
L1=[1,2,3] L2=L1 L2=L2+[4,5] print(L2) print(L1) print('-'*21) L1=[1,2,3] L2=L1 L2+=[4,5] print(L2) print(L1)
示例结果:
[1,2,3,4,5]
[1,2,3]
---------------------
[1,2,3,4,5]
[1,2,3,4,5]
我们可以从示例中看到如果同一个可变对象赋值了多个变量,那么在破坏共享引用结构时,就应该对可变对象拷贝后在进行操作。
总结
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,谢谢大家对毛票票的支持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czq8825#qq.com(发邮件时,请将#更换为@)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